“教育部:“十三五”规划明确的首要目标任务将如期实现”
青岛新闻网北京12月1日电教育部今天上午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快速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介绍了《十二五规划》以来教育改革快速发展的总体情况。
一是教育普及水平实现新的提高。 刘昌亚表示,在各级教育普及度方面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2019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83.4%,9年义务教育强化率为94.8%,高中阶段历史教育毛入学率为89.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为51.6%。
二是教育公平上升到新阶段。 赢得全面消除教育贫困的攻防战。 实现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建设的退卡人员从台帐设立之初的20万人下降到了现在的“动态清零”。 建立涵盖全学段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累计支援贫困学生3亿9100万人,资助额达到7739亿元。 大力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 连续实施了两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泛在幼儿园的覆盖率目前达到76%。 全国23个省,95.3%的县级机构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迅速,99.8%的义务教育学校(含教学点)办学条件也达到“20条底线”的要求,56人以上大班额比例已由去年的12.7%下降到今年的3.98%。
教育部快速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介绍了“第十三个五年”教育改革快速发展的总体情况。 (中国教育新闻记者单艺伟/摄影)
三是教育服务国家快速发展取得新突破。 教育资源空之间的布局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深入推进以“四点一线一面”为着力点的区域教育创新试点,推进教育服务区域产业振兴的重点工程。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构建。 培养产融合型公司房屋800多个,设立各类教育集团1400多个。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 组织深化200所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等学校,年来连续举办了5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会,累计吸引了1500万大学生、370多万大学生队伍参加。 积极吸引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2019年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达到59%,到地级以下基层就业的比例达到69%。 “十三五”以来,高校毕业生累计达到4088万人,首次就业率连续多年维持在77%以上。
高校服务创新推动快速发展能力的提高。 高校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和重大科研任务,建设了60%以上的国家要点实验室,获得了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励,获得了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均占全国的80%以上,产出了国际影响较大的标志性成果。 教育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将加速形成。 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14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9项合作协议,实现了与2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位学历的相互认识,推动了233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落地。
四是教育综合改革激发新活力。 全面推进依法治教。 《民办教育促进法》、《残疾人教育条例》的修订和9项教育规章制度的制定将规定职工,完成所有中央下属高等学校章程的审批工作。 深化教育行业放任改革。 稳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深化高考综合改革,推进高职分类招生考试,深化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推进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分类考试,完善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 “强基计划”将加强对基础学科选拔型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
刘昌亚说,今年是“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十四五”计划的制定年。 在认真总结“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快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科学编制教育“十四五”规划,争取到2035年整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迈开良好步伐,实现经济社会优质快速发展
免责声明:南亚报业网汇集了全国高质量的优秀网站推荐给网民,给站长提供免费网址目录提交收录的一个窗口,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