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岗上门政策托底 长江“职业渔民”怎么“转业””
“岗位”的访问、技能训练、专业招募、政策底线……自长江禁捕以来,长江流域各地严格执行禁捕要求。 多渠道推进渔民安置保障工作,积极帮助“职业”渔民“转业”。
送“岗”访:专业招聘起到就业的桥梁作用
“看了4、5家公司,在现场体验了所有的职场,我从里面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 ”。 前几天,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吴町的渔师范信道在县城的一家公司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并签署了就业意向书。
范信道参加了在永修县召开的逮捕渔夫的“双选会”。 在这个“双选会”上,当地就业部门带着150名退捕渔民参观了公司现场,最终有115人达成就业意向,涉及普通工、电工、营销员等岗位。
举办专业招聘会、开展职业介绍、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对吸纳和逮捕渔民就业的公司给予税费减免……各地对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停渔渔民,积极开展岗位合作,支持他们转产转业。
在逮捕渔民的专业会上,安徽省安庆市十里敷乡袁江村逮捕渔民李国保,找了一份在工厂工作,月薪4000元,妻子当酒店员工,一个月可以拿2800元。 “现在上班很好,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不用刮风,不用晒太阳,也不用担心血吸虫病。” 李国保说。
在重庆市巫山县,当地也举办了首批渔业人员专项招聘和政策宣传活动,通过发布资料、公司现场招聘等途径,介绍渔业人员的就业、创业政策,帮助“上岸”渔民顺利实现转业。
该活动人士表示,转产安置关系到渔民恢复长期生活,不仅要让广大渔民退守,还必须让他们稳定、快速发展。 将来,当地将继续关注渔民的就业状况,在渔民和雇佣公司之间建设桥梁,为有就业意愿的渔民提供就业指导。
技能训练:掌握一技之长“登陆”
9月16日,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首届渔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班正式结业,62名渔业人员顺利通过就业培训。
许多渔民世代面朝水而居,以渔业为业,生产转业并不容易。 为了帮助“上岸”的渔民尽快找到新途径,今年,人社部通知将长江流域渔民纳入职业技能提高行动免费培训范围,根据渔民的培训诉求,至少提供一次职业技能培训,并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助金。
新建区南矶乡渔民邱华清夫妇通过训练掌握了捆绑钢筋的技术,从“水上漂流”变成了“上班族”。 “在这里训练,一边学习一边做,马上就做。 每人每天300元。 上班后,上下班,坐专车接送。 比捕鱼强。 ”。 邱华清说。
安徽省实施渔民专业职业技能培训行动,对16至65岁未就业渔业人员,每年提供1至3次免费职业培训,接收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就业扶贫岗位等符合条件的渔业人员就业,每人每月200元
截至10月10日,四川开展了长江流域禁止捕鱼的职业培训,共捕获2164名渔民。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民强村的梁诚有30年长江渔业经验。 他说,他放弃逮捕,接受政府培训,今年1月领了厨师证,现在亲手在当地景区旁边开了餐馆。
政策兜底:无后顾之忧
在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重庆市万州区,“高峡出平湖”的长江美景令人难忘。 老渔夫熊人坐船往返于长江,现在不捕鱼而成为长江的“美容师”,清扫河面的垃圾和浮游物。
“我今年58岁,一生打鱼。 船对我来说就像农民的锄头,放不下。 国家实行禁止捕获长江流域的政策,我这个年龄要转换生产“登陆”,找工作很难。 目前,政府将我安排在江上专职清流,可以继续坐船工作,一个月有3000多收入,可以保护长江生态。 ”。 熊人建说。
在长江禁止逮捕中,也有像熊人建这样年龄大、文化程度低的渔民,跳槽就业面临一定的困难。 因此,各地组织了密集行车保障网,通过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发放过渡性补贴、开发公益性岗位等,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
人社部有关人士表示,人社部将建立打击渔业人员、保障实名制的动态合作新闻体系,努力做到独当一面、不掉队,对“上岸”的渔民全面落实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
四川16480渔民实现“上岸”,参加社会保障的渔业人员达到14284人,占总人数的86.67%,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4811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9473人。
在江西省,当地向渔民发放了1年过渡期生活补贴,专业渔民标准1.2万元,兼职渔民0.6万元,发放了15年养老保险补贴。
专业渔民享受失地农民相关政策,按城乡职工标准进行追缴,政府承担60%,个人承担40%。 非专业渔民按照城乡居民的最高标准缴纳,政府负担90%,个体负担10 %……“有了社会保险,我们老了,基本生活也有保障。 ”。 江西省湖口县舜德乡屏峰村渔民余建红说。 (记者郭强、汪奥娜、周凯、刘海)
免责声明:南亚报业网汇集了全国高质量的优秀网站推荐给网民,给站长提供免费网址目录提交收录的一个窗口,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