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球丢弃箱 口罩回收柜 AI识“光盘” 上海垃圾分类出新招”
青岛新闻网社上海10月3日电(记者杨有宗 王默玲)垃圾分类长期以来功亏一篑,特别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上海一点医院和高校加强宣教,探索“土发明”和“小技巧”,将上海垃圾分类划分得更加细致“精细”。
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楼采血窗口前,来自江苏省的患者周先生采血止血后,将采用的棉球投入标有“棉球废弃处”的柱状黄色垃圾桶。 这个垃圾桶的投入口只有1厘米见方,要投入棉球以外的生活垃圾并不容易。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后保处相关负责人施慧表示,“过去采血站的黄色医疗垃圾垃圾桶一般为脚踏式垃圾桶,开口较大,经常会混入矿泉水瓶等生活垃圾。”另一方面,医疗垃圾垃圾桶中混入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处理量增加,矿泉水瓶等可回收物被选中。 “矿泉水瓶等投入医疗垃圾水桶后意味着会被污染,因此需要专门处理”。
灵感来源于禁烟垃圾桶,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过一些改造的尝试,在禁烟垃圾桶上刷了黄色油漆,标注了 “棉球废弃处”和医疗垃圾标志,让患者一目了然。 施慧说:“在采血站设置这个特制垃圾箱后,很少会有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混合在一起。”
新冠肺炎疫情过后,住院的患者和家属都戴着口罩,用过的口罩怎么样才能更安全呢?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在住院区安装了废弃口罩消毒回收箱。 这个箱子像箱子的大小,内部有紫外线杀菌灯,没有使用的口罩产生了二次污染。
随着大学生返校,人员密集的各大学也在不断地进行垃圾分类工作。 上海交通大学在食堂发起了“换‘CD’,创文明‘益’”的活动。 学生在食堂吃饭后,可以用专用的app进入“CD”照片,用ai判别后,领取吃饭红包。 该校食堂还设有“细分面”“细分菜”的窗口,师生各自需要,既减少浪费,又从源头上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
上海的垃圾分类使用“四分类”标准,按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和干垃圾进行分类。 在上海师范大学,学校“自我加压”,将可回收物进一步细分为纸、纺织品、餐饮瓶、图书等类别,分别定制智能垃圾桶。 学生输入手机号码,按规定投入相关的可回收物,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
在上海各大学,垃圾的分类从“新时尚”变成了“好习性”。 据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张谚语介绍,在一系列推进下,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2019年垃圾分类投入情况明显优于当年。
根据第三方的评价,今年8月,上海市高中生活垃圾分类优秀率从此前的46.77%上升到89.2%,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免责声明:南亚报业网汇集了全国高质量的优秀网站推荐给网民,给站长提供免费网址目录提交收录的一个窗口,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