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赛区的移动“风向标”:用精准预报保障赛事完成”
青岛新闻网社北京2月26日电(魏梦佳、许小蕾)手持风速计,31岁的阎宏亮再次踏上上海陀山实地考察的路程。 他拥有双重身份——北京市延庆区气象局气象台副台长,以及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冬季残奥会延庆区现场气象服务队成员。
虽然过了立春,但最高海拔2200米的海陀山依然很冷。 陡峭的山上,山风从四面呼啸而来,阎宏亮的头发在风中继续“疯狂的舞蹈”,脸也冻得通红,他已经麻木的双手操作风速计,“风速每秒16米,与之前预测的数值一致”。
冬季奥运会的气象服务不能有半点马虎。 预报员根据经验和实地调查修改计算机模式预报,力求提供更准确的预报数据。
延庆区负责北京奥运会的高山滑雪和单板滑雪比赛。 特别是在高山滑雪比赛的过程中,风速和能见度等气象条件在运动员比赛时发挥和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
“与欧洲许多滑雪环境不同,我们这里没有非常强的降雪天气。 因为主要以寒冷的天气为主,所以我们预报的关键是风速。 这就需要预报员克服寒冷,在转换天气到来之前,体验赛道上不同高度风速、风向、气温等因素的变化规律,在比赛时提供不同点的准确预报。 所以,我们每次爬山都必须改变高度和重点来体验。 就像带动“风向标”一样。 ”。 阎宏亮解释。
说起艰难的事业环境,年和同事一起去海陀山“开拓地建设站”时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 那一年,北京申办冬奥会,阎宏亮和同事们在没有水、没有电、没有路、没有通信的艰苦条件下,只能自己背着几公里的设备上山,更重的器械需要用骡子搬运。
“除此之外,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我没带什么吃的东西。 必须轻装上阵。 风大的时候面包一出来很快就会腐烂。 时间一长,面包就硬得像石头一样。 到了冬天,眉毛和睫毛都冻住了,风大的时候脸会被吹走。 ”阎宏亮回顾说:“但是,既然做了这项工作,我就有责任掌握过硬的预报能力,这也是个人业务的提高。”
年,阎宏亮正式进入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冬季残奥会延庆区现场气象服务队。 从那以后,一到冬天,他就会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气象专家们在延庆开展当地的冬季训练,学习山地的气象知识,跟风探索气象规律。 通过不断积累经验,他在延庆赛区的山地气象预报中形成了自己的预报思路,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积累了技术“财富”。
这样的“财富”对他在全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上先行举行的比赛有帮助。 比赛中,阎宏亮和冬奥队的预报员们准确预报了大风的过程,找到了适合比赛的“窗口期”,保障了比赛的顺利进行。
年10月,作为雪车雪橇预认证活动积分服务保障部门,阎宏亮带领气象台工作人员全天候提交气象实况和预报新闻,发布预认证气象服务专项报告67期,高标准完成预认证活动气象保障工作。
“他是延庆唯一入选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冬季残奥会延庆区现场气象服务队的成员,也是科技冬奥项目的技术骨干。 ”。 延庆区气象局综合办公室主任贾良表示,冬奥会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启动后,夏季防汛、冬季冬季冬奥成为阎宏亮工作的常态,他在工作中展现了气象从业者艰苦奋斗的精神,对气象数据具有过硬的分解能力
气象变化是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重要因素之一,天气方向将核心赛区与交通、道路、医疗救援等周边服务保障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也让阎宏亮和同事们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面对即将到来的北京奥运会,阎宏亮满怀期待,充满信心。 “冬奥会期间,我们必须全力进行内外联动,以精密的观测、精准的预报、细致的服务确保比赛顺利完成。 ”他说
免责声明:南亚报业网汇集了全国高质量的优秀网站推荐给网民,给站长提供免费网址目录提交收录的一个窗口,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